作者: jacky      發表於2023-02-15

正常的肌肉流暢而有,能幫助我們完成每一個呼吸、每一次心臟搏動,以及每一個日常、社交動作。

“萎”指枯萎,而“痿證”就是中醫裡肌肉萎縮的名字。換而言之,就是肌肉軟弱無力,初時可出現肌肉容易疲乏,肌力減少,令肢體活動減慢、減少;而肢體活動的減少,使肌肉進一步萎縮,導致肢體不能隨意活動。久之,患者失去活動能力和自理能力,嚴重時會影響生命。

長時間久坐、少動,營養不均,或隨著年紀的增長,都會給肌肉帶來一定的流失,這個原因較當純,且可以通過鍛煉及飲食而改善。但疾病產生肌肉萎縮的原因有很多,導致肌肉萎縮的程度、發展、恢復也不同。

若按萎縮部位可分局部萎縮及全身性萎縮。局部肌肉萎縮多見於局部,如:四肢局部的骨折、神經受傷,遺傳病等。而全身性肌肉萎縮則病程較長,萎縮肌肉較多,影響較大,發病原因也各有不同。

而根據原發病變分為神經原性肌肉萎縮及肌原性肌肉萎縮。神經原性肌肉萎縮是指神經細胞出現病變導致肌肉萎縮,如:多發性硬化症;而肌原性肌肉萎縮則是由於肌肉本身疾病導致肌肉萎縮,如:杜興氏症。

所以發生肌肉無力,易疲乏,動作減慢,甚至發現肌肉萎縮時,建議盡快尋找相關醫生進行諮詢瞭解,必要時盡早幹預。

中醫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針灸及中藥內服。治療痿證一般以脾、腎入手。脾簡單而言就是脾胃,脾胃好胃口好,自然氣血暢旺;而腎就是肝腎,是出生時父母給的,那可根據體質進行調補。而由於治療需要辨證論治、因人而異,建議尋找相關醫師進行諮詢。

康復運動能夠強化萎縮的肌肉,減輕肌肉的無力感,增加關節的活動度,同

時刺激神經細胞,加速局部氣血循環。如:一開始可多活動手指、腳趾,之後腕、踝關節,再肘、膝關節,慢慢增加肌肉自重能力,減慢肌肉萎縮速度。

而由於肌肉萎縮導致的關節變形,則可以通過佩戴相關的矯正器,改善關節變形。

日常飲食方面除了需要攝入新鮮蔬果、優質五穀澱粉外,還需要補充大量優質蛋白。蛋白質是人體神經細胞和骨骼肌細胞的重要營養,能夠幫助修復與重建骨骼肌,如:豆製品、蝦、牛、雞胸肉等都是富含優質蛋白。戒煙戒酒,因煙酒能加重肝、肺功能的負擔,同時影響心肺功能,減慢肌肉的修復與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