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
作者: 世偉      發表於2024-04-27

高血壓(英語:Hypertension (HTN)或high blood pressure),全稱動脈高血壓(Arterial hypertension),是一種動脈血壓升高的慢性病。血壓的升高使心臟推動血液在血管內迴圈時的負擔增大。血壓是當心臟收縮,將血液泵入動脈時所加諸動脈血管壁的壓力。我們需要維持正常的血壓,推動血液在體內運行,把氧氣和營養輸送到身體各組織。然 而,如果血壓上升並持續處於高水準,便可能會引致嚴重的健康問題,包括中風、冠心病、及心臟衰竭、慢性腎病甚至是早逝[1]。

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收縮壓 ≥19kpa(140mmHg)或舒張壓 ≥12kpa(90mmHg),在儘量減輕或排除各種幹擾因素,非同日 3 次靜息血壓(靜坐 5-15min)測量 ≥140/90mmhg(18.7/12.0kPa) 則可診斷為高血壓。

測量血壓時注意:測量之前至少安靜休息5分鐘,在測量前30分鐘內禁止吸煙或飲咖啡,排空膀胱。被測量者取坐位,最好坐靠背椅,裸露右上臂,上臂與心臟處在同一水準。應相隔1-2分鐘重複測量,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。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的2次讀數相差5mmHg以上,應再次測量,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。

高血壓是人類無聲殺手",其危害有:

  • 心、腦、腎等器官是高血壓的損害物件,在醫學上被稱為高血壓的靶器官。
  • 高血壓可以引起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,還可以引起心絞痛及心肌梗死,長期的高血壓還會使心室擴張,形成高血壓心臟病。
  • 高血壓可以引起腦動脈硬化,最後引起中風,包括腦梗塞和腦溢血。
  • 高血壓可以引起腎動脈硬化,影響腎功能,甚至會導致尿毒癥。
  • 其他:眼底動脈出血

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,患者往往在出現併發症才發現患病,所以高血壓一般沒有症狀,患者往往在出現併發症後才發現患病,所以高血壓常被稱為“隱形殺手"。不過,血壓太高也可引致眩暈、心慌、胸悶、肢麻、視線模糊、頭痛、疲勞、面部發紅,甚至鼻出血和眼結膜出血等症狀。


高危因素

超過90%的高血壓個案無法確定明確的病因 。這些個案均診稱為原發性高血壓。一些高危因素令人較為容易患上高血壓,包括:攝取過多的鹽,肥胖、靜態生活模式、吸煙、飲酒過量、睡眠不足、壓力、精神和心理因素、缺乏體育鍛煉或缺少體力勞動、高血壓家族史和年齡越大等。少數病人可被確定病因,包括腎病、內分泌疾病和某些藥物引起。另外,長期使用手機的“低頭族"和罹患頸椎病的也容易誘發高血壓。

哪些體質人群易患高血壓

  • 1.陰虛體質:多脾氣急躁,易激動,口苦,咽幹,面紅,目赤。舌質紅苔黃,脈弦。治療宜滋陰潛陽,降火熄風。用天麻鉤藤飲加減。平時注意控制情緒,保持心情愉快,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。
  • 2.氣虛體質:面色偏黃或晄白,目光少神,易頭暈,記憶力減退,大便不成形,舌質淡,苔薄白,脈沉細。平時體質虛弱,易感冒,抵抗力差。可用補中益氣丸治療。
  • 3.痰濕體質:多見於肥胖者。痰多口黏,容易困倦,舌質胖大,有齒痕,苔白膩,脈滑。治宜健脾祛濕,化痰熄風。用二陳湯,五苓散等。

預防方法

  • 1.均衡和低鹽飲食,將鹽的攝入量降至每日5克以下(略少於一湯匙);
  • 2.每天吃五份水果和蔬菜;
  • 3.降低飽和脂肪和總脂肪攝入量。
  • 4.保持適量的體能運動及適中的體重;
  • 5.定期進行身體活動,鼓勵兒童和青年人進行身體活動(每天至少半小時)。
  • 6.保持正常體重:每減輕5公斤多餘體重可使收縮壓下降2-10個點。
  • 7.如果吸煙,需要戒煙;
  • 8.避免飲酒和調暢情志,合理的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,避免過度壓力;
  • 9.定期測量血壓,及早發現高血壓以作適當的治療,預防高血壓併發症。
  • 10.停止使用煙草和接觸煙草製品。
  • 11.以健康的方式處理壓力,如可進行默想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積極的社交活動等[2]。

中醫保健方法:

  • 1.合穀:手背面第一二掌骨之間,近第二掌骨中點的橈側
  • 2.曲池:屈肘,肘窩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。
  • 3.足三裡:犢鼻穴下三寸,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
  • 4.三陰交:內踝上三寸,脛骨的後緣。
  • 5.神門:腕橫紋上,尺側腕屈肌肌腱的橈側。
  • 6.湧泉:在足心,蜷足時呈凹陷處,約足底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的交界處。
  • 7.百會:後髮際上7寸,約兩側耳尖連線中點的頭頂部
  • 8.內關:腕橫紋中點上2寸兩筋之間。
  • 9.將王不留行子用膠布固定於耳穴,每日按壓3次,每次3-5分鐘。
  • 10.常用耳穴:降壓溝,神門、神門,內分泌,交感、腎上腺等。
  • 11.降壓溝:位於耳廓背面,由耳廓的內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,用手摸時可以清晰地摸到一條凹溝。

1.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署: https://www.chp.gov.hk/tc/healthtopics/content/25/35390.html. 2018.

2.世界衛生組織: http://www.who.int/features/qa/82/zh/. 2018.

3.http://yibian.hopto.org/acu/?ano=199(醫砭網)

4.《經絡與穴道》(作者: 代田文彥, 木下晴都)